液压油的种类繁多,分类方法各异,长期以来,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,也有根据油品类型、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。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,但缺乏系统性,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。1982年ISO提出了《润滑剂、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---第四部分H组》分类,即ISO6743/4一1982,该系统分类较全1面地反映了液压油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。
粘度标号相同的液压油也是有区别的。粘温性是指油液粘度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程度,通常用粘度指数(VI)表示。粘度指数越大,工作中油液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越小,从而系统的内泄漏不致过大。工程机械的作业工况一般较为恶劣,作业过程中,系统的油温随负载及环境温度而变化,故粘度指数不得低于90。另外,良好的粘温特性有助于减少冷启动问题。粘度指数和基础油的档次有很大关系,某些基础油在没有使用添加剂时本身的粘度指数就很高。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也可以改善油的粘温特性,但是粘度指数改进剂可能在高剪切条件下分子被剪断导致失效。
粘度(黏度)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。粘度是油液流动性能指标,表示了油液流动时分子间磨擦阻力的大小,粘度过大会增加管路中的输送阻力,工作过程中能量损失增加,主机空载损失加大,温升高,在主泵吸油端可能出现“空穴"现象;粘度过小则不能保证机械部分良好的润滑条件,加剧零部件的磨损,且系统泄漏增加,引起泵的容积效率下降。因此,液压油的粘度应选择合适,参考厂家要求。如果挖掘机使用的工况比较特殊,如环境温度高、严寒地区、应咨询供应商,是否调整粘度需求。
您好,欢迎莅临安徽金启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